欢迎来到四川省云尚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  • 服务热线:028-83378110

家政管理者必修课:从"打杂工"到"操盘手"的运营思维升级

最新发布

最近,看到一篇很受欢迎的文章叫《不要做不思考的打杂工》,来自于张亮老师的观点。文章中写到,很多同学会抱怨:


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无情的打杂工。


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知识,到头来却像个打杂的?“美其名曰”运营岗位,实际上什么杂七杂八的都得干。要做活动策划,要做数据分析,要做用户画像。


我觉得自己好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。但仔细一想,又觉得什么都会,就等于什么都不会。想跳槽,都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儿。


通用性太强,是优势,也是劣势。


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有时就在于思考。

“运营”就像是一个筐,好像什么都能往里装。看起来,好像门槛很低,什么人都能把筐背起来。

但有运营思维的人,能从目标中倒推出行动,知道哪一个动作价值最大,哪一个动作效率最低。而不是专注在某个“打杂”式的动作中,消耗掉大量时间和精力。

你也会发现,一些不做运营工作的人,也特别重视运营思维的力量。人人都可以成为有运营思维的高手。


家政管理者

从“打杂工”到“操盘手”的思维升级


我们走访了多家家政公司,听到管理者的困惑如出一辙:

——"从早到晚都在救火,阿姨请假要顶岗,客户投诉要处理,平台活动要策划......"

——"说是管理者,其实就是高级打杂工,什么都要管,什么都管不深"

——"想转型做高端家政,但团队只会基础保洁,不知道怎么升级服务"

这让我想起前面那篇文章说的:"运营就是个筐,关键在于怎么装。"家政行业的管理困境,恰恰是培养运营思维的最佳土壤。

一、家政管理的"打杂"困局从何而来?

10年前的家政市场很简单:阿姨接单→上门服务→现金结算。就像街边小餐馆,老板自己既当厨师又当服务员。

消费升级催生了新需求

  • 客户要的不只是清洁,还有收纳、除螨等增值服务

  • 平台需要管理数百名阿姨的档案和评价

  • 企业要设计会员体系提升复购率

  • 连接供需的互联网家政平台

  • 线上平台的流量运营和活动策划

这些"没人专门管的事",都落在了管理者头上。表面看是"打杂",实则是家政行业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"运营需求"。


二、专精 or 全能?管理者的两难选择

专精派只做基础管理

优势:流程标准化,管理轻松

风险:当市场需要智能排班、服务定制时束手无策

全能派:事事亲力亲为

优势: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

风险:团队永远长不大,自己累到崩溃


某连锁家政的区域总监李姐分享破局之道:

——"把工作分为三类:60%标准服务(保底)、30%增值服务(创收)、10%创新试错(突破)"

"以前每天处理30单就精疲力尽,后来学会用运营思维,现在管理100单反而更轻松。关键是把工作分成了“标准动作”和“增值动作”。

——张亮老师干货:

“什么人适合做运营?”
张亮老师说,不管运营的岗位被切得多碎,底层的逻辑是不会变的。
运营这个工作的核心,永远只有两件事。
一件叫扩大用户规模,另一件叫扩大收入规模。
不管是哪一种运营,内容运营、活动运营、用户运营、数据运营......其实都是在为这两件事服务。
那我怎么知道我能不能服务好这两件事呢?
其实,可以做一次素质自查。
执行力、抗压能力、人性洞察能力、沟通协作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。这5种素质,是通用素质。
这是你的下限。只要你进入职场,就需要具备这些素质。
文案写作能力、活动策划能力、数据分析能力,这3种素质,是专业素质。
这是你的上限。在提升这类素质的同时,你也在提升你职业生涯的上限

三、家政管理者必备的运营能力矩阵

根据张亮老师的框架,优秀家政管理者需要:

1、基础素质(管理下限)

  • 执行力:说好9点晨会,绝不迟到

  • 洞察力:从客户投诉中发现服务流程漏洞

  • 资源协调能力:平衡阿姨、客户、平台三方需求

  • 危机处理能力: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

2、专业能力(发展上限)

服务产品化能力

  • 初级:如制定《深度清洁SOP手册》

  • 进阶:如设计"厨房焕新套餐"(清洁+收纳+消毒)、设计"新房开荒套餐"(清洁+除醛+智能家居调试)、设计清洁+收纳+母婴消毒套餐

3、用户运营能力

建立客户分层:

  • 客户类型需求特征对应服务策略

  • 年轻白领 重视效率 推出"闪电保洁" 

  • 有娃家庭 新手妈妈 安全无菌 提供"母婴级消毒" 

  • 高端业主 隐私保护 固定阿姨+保密协议 

4、数据决策能力

  • 发现:服务后发送清洁报告的订单,复购率高出45%

  • 优化:将服务报告纳入标准流程

四、破局三步法:让管理创造溢价

第一步:建立服务坐标系

把杂乱的工作归类为:

  • 横轴:基础服务(保底线  确保80%标准交付)

  • 纵轴:增值服务(拉高线  创造20%超额利润)

  • 斜线:创新服务(拓边界  布局未来增长点)

第二步:打造可复制的管理模板

晨会三模块:

5分钟数据复盘+10分钟情景演练+5分钟激励

客户沟通模板(保洁为例):

  • 服务前:确认需求清单,需求清单可视化

  • 服务中:关键节点拍照留痕

  • 服务后:24小时温情回访

第三步:用数据驱动决策

某家政公司通过数据分析发现::

  • 阿姨服务评分每提高1分,客户续费率提升18%

  • 服务后发送清洁tips的客户,投诉率降低32%

据此调整了考核标准和服务流程。

五、给家政管理者的成长建议

1、新手主管:

  • 每天记录3个管理案例(成功/失败/灵感)

  • 每周做1次服务流程沙盘推演

2、资深经理:

  • 把20%常规工作交给系统,用好数字化工具(如智能排班,OA系统,一站式在线服务APP/小程序),

  • 用80%精力研究客户需求变化,每月深度访谈10个典型客户。

3、企业老板:

  • 建立"管理能力阶梯"

  • 设立"服务创新实验室"

张亮老师说得好:"运营思维的本质,是把资源装进合适的筐。"那些做得好的家政企业,管理者都在做三件事

把"应急处理"变成"预防机制"(流程优化

✅ 把"人力成本"变成"人力资本"(能力建设

✅ 把"单一服务"变成"解决方案"(价值升级

记住:家政管理的最高境界,不是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,而是让团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才是运营思维的真谛。

部分内容来源:腾讯新闻“刘润商学”等网络平台,部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如有侵权联系即删。